简介
《数学教育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新近出版的一部重要译著,英文原版由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组织出版,由著名数学教育家蔡金法教授担任主编。
以下是他在“前言”中对这一著作的简要介绍:“此研究手册就是对数学教育研究内容系统、简明而详尽的汇总”“文章中包含了关键性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主题”“每一章中……作者们着重介绍了相应领域中最新且最为主要的研究发现……作者们对于数学教育每个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都给出了他们的见解”。因此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但蔡教授同时强调了这样一点:“阅读本书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它们讨论的是领域内长期以来较有难度的一些主题,综合分析的是庞大而复杂的研究体,并且为这些研究领域提出了较为深刻的见解。”
事实上,作为一线教师,恐怕没有必要对数学教育领域中各种研究工作做出全面的了解,而应更加关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还应强调的是:与国外相比,中国数学教育也有自己的优点与强项,特别是,除了实践性经验,我们的数学教育研究也有不少重要成果,因此,在强调向外学习的同时,我们应十分重视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包括如何通过对照比较及必要互补与适当整合,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后者也正是笔者在撰写这一系列文章时采取的基本立场,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包括对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有较好的了解,并能更有效地实现专业成长与改进教学。
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以《手册》作为直接背景,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1 “代数思维的渗透”与“认知心理学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 代数思维的渗透
- 代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 国内外对代数思维的共识:不应简单下放中学代数内容至小学,而应在算术教学中渗透代数思维。
- 重要性、含义、实施方法、国外研究启示。
- 一般化、函数思想、抽象对象处理作为代数思维的重要含义。
- 认知心理学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理论的贡献。
- 认知心理学的现代发展,包括社会学转向和政治性时期。
- 认知心理学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解释性提问、范例使用、元认知策略训练。
- 重视学生的自我解释、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和观念。
学习问题 |
答案 |
为什么我们应特别重视代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
代数思维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
代数思维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
一般化、函数思想、与抽象对象的处理。 |
认知心理学对数学教学有哪些建议? |
解释性提问、范例的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
“问题引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
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 |
如何理解“一般化”在代数思维中的作用? |
“一般化”是指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过程,包括结果的表述与论证,是代数思维的基本含义之一。 |
认知心理学的现代发展中,社会学转向和政治性时期对数学教育有何影响? |
社会学转向有助于理解数学教育领域对情境设置与合作学习的强调,政治性时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范例? |
应通过对比不同的范例学习,并结合自我解释,同时注意范例学习的负面影响,恰当组织范例以优化学习效果。 |
2 几何教学之深析
- 几何学习的重要性
- 几何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度量几何和直观几何。
- 几何教学不仅涉及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功能。
- 几何学习对思维发展的作用
- 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分析几何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 几何教学的具体策略
- 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体现数学化思想。
- 通过图形的辨识和对比比较,促进学生的分类活动,理解数学视角和思维方式。
- 强调特殊化与一般化方法的学习,以及逻辑顺序的重要性。
- 数学教育的理论支持
- 组织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 几何教学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
- 国外研究的启示
- 国外研究强调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与数学话语水平的联系。
- “分类问题”和“图形的应用”是国外研究的重要方向。
- 计算机技术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学习问题 |
答案 |
为什么几何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很重要? |
几何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度量和图形识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几何学习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通过分析几何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
几何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
从定性到定量分析,强调图形辨识和对比,重视特殊化与一般化方法的学习。 |
国外几何教学研究给我们哪些启示? |
强调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重视“分类问题”和“图形的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3 聚焦“数学参与”
- 数学参与的重要性:
- 强调数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 数学教育中的“社会转向”和“政治性时期”的讨论。
- “参与理论”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数学活动的理解:
- 数学被视为由问题、语言、方法、理论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体。
- 强调社会-文化研究在数学哲学中的兴起。
- 学习动力和参与的促进:
- 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数学焦虑的讨论。
- 教师和课堂文化在促进积极参与中的重要性。
- 教育公平性和文化责任:
- 美国和中国在教育公平性问题上的差异。
- 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文化责任。
学习问题 |
答案 |
什么是“数学参与”? |
“数学参与”强调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过程。 |
数学教育中的“社会转向”指的是什么? |
“社会转向”指的是数学教育领域开始重视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形成与变化,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
为什么要从“人”的角度理解数学活动? |
从“人”的角度理解数学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学家是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信念体系中从事研究的,这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数学作为一种活动的社会文化维度。 |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什么意义? |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明确肯定有助于促进其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反对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观点。 |
教师在促进学生数学参与中扮演什么角色? |
教师在促进学生数学参与中扮演主导作用,通过信任、鼓励、支持和创建积极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
如何理解数学教育中的“公平性问题”? |
“公平性问题”关注教育资源、机会的公平分配,以及性别、种族等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强调所有学生都应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
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承担文化责任? |
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社会进步的贡献,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性和文化多样性,承担起促进社会整体性进步的责任。 |
4 数学教学的“核心实践”与关键
- 教师专业成长与核心实践:论文基于华罗庚先生的“治学经验”,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应通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强调教育理论的消化和提炼。
- 教师关注与引领讨论:作为数学教学的两项核心实践,论文提出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公平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引领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教师关注的差异: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小学教师对教学视频的反应,研究发现教师关注的差异反映了两国在教师培养和学校组织上的不同。
- 学生思维为中心的核心实践:强调以学生思维为中心的教学交互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信息
- 论文主旨:探讨数学教学的核心实践,强调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 有效解决的问题:通过实施“教师关注”和“引领讨论”等核心实践,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 待验证的问题:如何在不同教育背景下有效实施这些核心实践,以及如何评估这些实践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长期影响。
学习问题 |
答案 |
数学教学研究中的“核心实践”指的是什么? |
“核心实践”指的是教学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与学科内容及学生思维密切相关的、经常发生且易于学习和应用的教学活动。 |
为什么“教师关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实践? |
因为通过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公平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 |
如何理解“引领讨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引领讨论”指教师通过有目的的问题设置、提供思考的脚手架和情感支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学习,确保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引领”有何特殊重要性? |
“问题引领”直接关联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反映了教学的双主体性。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深度? |
通过实现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超越具体知识和技能,深入到思维层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核心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
核心实践应与学科内容及学生思维强相关,是教学中经常发生的、易学易用的实践,能够成为改进教育领域的工具,注重实践的关联性本质。 |
5 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强调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实践中学习和群体中成长以及提升专业能力,尽管没有具体的百分比提升数据,但明确指出这些途径对于教师从“合格”到“优秀”的转变至关重要。
- 教学实践与理论性反思:通过“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强化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 数学课堂文化建设:提出了创建“思维的课堂,安静的课堂,互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的文化,虽未具体量化,但暗示了这种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性。
学习问题 |
答案 |
数学教育研究手册的特点有哪些? |
综合性质的研究汇总,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侧重于促进数学教育研究。 |
数学专业发展研究关注哪些方面? |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规模化的必要条件和不同项目的比较分析。 |
为什么案例分析在数学专业发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
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较新且具有特殊性的研究领域,案例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应用研究成果。 |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实践和群体学习进行成长、专业能力的提升。 |
如何实现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实践中学习和群体中成长以及提升专业能力。 |
请 Ta 喝咖啡 ☕️
喝咖啡记录:
日期 |
昵称 |
金额 |
备注 |
2024-04-09 21:42 |
*颢 |
¥9.90 |
喝咖啡 |